

【概要描述】4·23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,2020年度的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正式發布。這是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連續第四年發布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。本次報告主要從閱讀條件與保障、圖書館閱讀行為、個體閱讀活力、閱讀環境評價四個方面,對廣東省21市的全民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趨勢等進行評估。
【概要描述】4·23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,2020年度的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正式發布。這是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連續第四年發布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。本次報告主要從閱讀條件與保障、圖書館閱讀行為、個體閱讀活力、閱讀環境評價四個方面,對廣東省21市的全民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趨勢等進行評估。
4·23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,2020年度的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正式發布。這是南都大數據研究院連續第四年發布《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報告》。本次報告主要從閱讀條件與保障、圖書館閱讀行為、個體閱讀活力、閱讀環境評價四個方面,對廣東省21市的全民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趨勢等進行評估。
作為省會城市,廣州全民閱讀表現如何?一起來看看吧。
廣東全民閱讀指數排名,廣州居首位
《廣東省全民閱讀促進條例》自2019年6月實施至今已將近兩年,在其規范與指引下,廣東省各地市的全民閱讀指數較上一報告期均有所提升。
根據指標測評,廣州、深圳的全民閱讀指數依舊穩居前二,其中廣州指數分值上升至92.43。佛山、珠海、東莞分列第三、四、五名。與上個報告期相比,入圍前五的城市,僅個別排名有所波動,例如佛山回升至第三名,珠海則降至第四名。另外,云浮的全民閱讀指數分值仍不到 50,在 21 市中排名再次墊底。
分區域來看,珠三角地區的全民閱讀水平繼續領跑,粵東稍顯落后。而21市之間的差異仍比較明顯。
閱讀基礎條件好,閱讀資源豐富
廣州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、獨具一格的傳統與氣韻。而隨著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,廣州的公益性和功能性文化設施建設得到了全面加強,這為當地全民閱讀的發展夯實了基礎。
除了總榜奪冠,廣州在閱讀條件與保障、圖書館閱讀行為兩個分榜上也位列全省第一。
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,廣州以嶺南底蘊文化為根基,大力發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。數據顯示,在閱讀條件與保障上,廣州以顯著優勢位居該分榜首位。
2020年廣州市市級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工作經費為2.4億元;廣州的市級公共圖書館紙質書刊人均館藏量為1.01冊,較第二名高出0.31冊;其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刊人均館藏量、數據庫人均容量等在21市中同樣排名靠前。
注:閱讀條件與保障分榜總分為34分
居民圖書館閱讀行為活躍
圖書館豐富的閱讀資源在為廣州市民提供了穩定的閱讀來源,同時,也激發了居民閱讀的熱情。
數據顯示,廣州的公共圖書館閱讀行為指數領先全省其他城市。其市級公共圖書館注冊讀者率為17.12%,到館人次超300萬,均為全省最高。
而在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利用上,如市級公共圖書館紙質文獻人均外借量、圖書館官網人均訪問量、圖書館閱讀活動參與人次等,廣州均以巨大的優勢領先。
注:圖書館閱讀行為分榜總分為13分
另外,廣州有0-8歲孩子的家庭日均親子閱讀時長約為38分鐘,青少年紙質讀物日均閱讀時長將近1小時,二項指標均屬全省之最??梢?,廣州居民的家庭閱讀氛圍較為濃郁,對未成年人閱讀習慣的培養帶來了較為積極的影響。
《2020年廣東省全民閱讀指數》項目自自 2020 年 10 月正式啟動,旨在研究廣東省全民閱讀發展現狀,挖掘區域居民閱讀行為特點,發現廣東各地全民閱讀建設的成效差距等,報告于2021年3月底完成。
《2020年廣東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》重磅發布
4月23日,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“4·23世界讀書日”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,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廣東圖書館學會聯合發布了《2020年廣東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》。該報告以廣東省146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的數據為基礎,涵蓋了設施建設、經費保障、文獻資源、隊伍建設、服務效能、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,反映了2020年度廣東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基本情況。
疫情期間線上服務效能顯著提升
2020年疫情期間,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積極發揮“以知識戰疫情”的作用,主動奮戰在“抗疫”一線。同時,為減輕疫情影響,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積極轉變工作思路,把傳統的線下活動轉移到線上,線上活動舉辦次數達15841次,線上活動參與人次達2995萬人次,同比2019年分別大幅增長486%、788%,讓廣大群眾足不出戶也能享受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。
設施建設與文獻資源保障穩定
2020年全省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每萬人建筑面積128平方米,人均紙質文獻藏量約1冊,每百人新增紙質文獻8.7冊,人均新增購書費2.96元,均超過全國《“十三五”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》的目標。各級公共圖書館紛紛加大電子文獻的采購力度,2020年電子文獻總藏量達到18411萬冊,同比2019年大幅增長193%,減輕了疫情對圖書館服務造成的影響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