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【概要描述】8月30日,2021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(以下簡稱“南國書香節”)正式落下帷幕。為期11天的書香節,全省321個分會場舉辦文化活動464場,展銷圖書、文創產品近30萬種,參展人數超1000萬人次,在南粵大地掀起了讀書熱潮,打造出活力迸發的全民閱讀廣東樣本。
【概要描述】8月30日,2021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(以下簡稱“南國書香節”)正式落下帷幕。為期11天的書香節,全省321個分會場舉辦文化活動464場,展銷圖書、文創產品近30萬種,參展人數超1000萬人次,在南粵大地掀起了讀書熱潮,打造出活力迸發的全民閱讀廣東樣本。
8月30日,2021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(以下簡稱“南國書香節”)正式落下帷幕。為期11天的書香節,全省321個分會場舉辦文化活動464場,展銷圖書、文創產品近30萬種,參展人數超1000萬人次,在南粵大地掀起了讀書熱潮,打造出活力迸發的全民閱讀廣東樣本。
2021南國書香節,帶來諸多令人驚喜的變化。輻射范圍上,大跨步走出琶洲,走向廣東全??;書展功能上,從圖書展銷為主走向閱讀氛圍的營造;公益閱讀上,持續發力,為山區兒童、盲童等打開了閱讀的新天地。
如今的南國書香節,已由單一的圖書交易活動,發展成為集出版成果展示、文化活動舉辦、全民閱讀推廣于一體的文化盛會。
茂名河東分會場:村民們在流動書香車前閱讀圖書
輻射更廣:走出琶洲走向全省
今年的南國書香節輻射范圍越來越廣,服務版圖越來越大,早已從琶洲走向全省。
2011年,書香節首次設立惠州分會場;2017年分會場增至13個;2020年,分會場增至150個;2021年,分會場增至321個,基本實現了全省覆蓋。“聚是一團火,散是滿天星”,以往在琶洲集中舉辦的書香節,仿若一團火,紅火熱鬧;如今分散至分會場的書香節,如同滿天的繁星,為邊遠的鄉鎮都點亮了閱讀之燈。
83歲高齡的冼務金,來自肇慶白諸鎮上孔村,他告訴記者,此次書香節,他自建的書屋又收獲了上百冊本土特色的書籍,目前藏書已過千冊,進一步豐富了村民的閱讀資源。
更有意思的是,此次書香節,書籍不再是唯一的主角,分會場結合本地特色,舉辦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活動。“泥雞一響,黃金萬兩”的江門開平鎮濠泥雞、獨具特色的潮汕傳統民居“厝角”裝飾、享譽海內外的佛山彩燈……本土名家紛紛上陣,展示地方特色文化。
江門市民彭詠琴和5歲的兒子譚梓陽共同完成了鎮濠泥雞的上色,作品被評為優秀。在她看來,本次活動非常有意義,“希望孩子借助書香節平臺,通過本次活動了解非遺文化,愛上閱讀”。
惠州分會場:小讀者使用融合閱讀設備,體驗數字閱讀
從2009年起,南國書香節已成功設立安徽、廣西、河北、湖北、浙江、北京出版集團和中國出版集團主賓館以及臺灣館、香港館、馬來西亞館等主題展館。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書香節將于年底設立澳門分會場并舉辦系列活動,粵澳聯動,人文相連,推進文化資源共享,促進區域文化交流。
此外,今年書香節還不斷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之路,“南國書香節云平臺”搭建的云上書展獲得讀者青睞,線上參展讀者流量激增。通過“新華通讀”“羊城書展”“深圳書城+”小程序線上銷售圖書超105萬元,線上舉辦直播活動164場次。
功能更多:打造“圖書展銷+”
記者觀察,打造“圖書展銷+”是本屆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的特色之一。
在圖書展銷方面,本屆羊城書展期間,全城七折優惠購、100位讀者購物車實現清空……系列惠民活動吸引了廣大讀者和市民熱烈參與。讀者嘉嘉每年都把逛書香節作為暑假的保留節目。今年,趁著羊城書展開在“家門口”的便利,她到分會場之一的扶光書店“掃貨”,所購書籍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。
除了圖書展銷,作為分會場的各個書店,還充分利用“地利”的優勢,設置了很多特色展和裝置,為讀者營造更適合閱讀的氛圍,助力閱讀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廣州在全市11區舉辦了特色書店聯展,各實體書店實現互聯互動,共享書展資源,并融合廣州本土元素,舉辦“紅色”“大灣區”“鄉村振興”“廣府”“國潮”“科幻”“文學”“童趣”“茶香”等特色展,彰顯廣州書店的風采,在全市范圍內推動形成全民閱讀活動新高潮。
嶺南書店
藏身于北京路的嶺南書店,是全市首家以嶺南風物為主題的多功能體驗式茶文化藝術品閱空間。該書店通過“茶·書·器·道”帶給讀者五感體驗,使古典茶文化與現代極簡美學于這一方空間中完美交融。在裝修設計上,書店盡顯嶺南古風。羊城書展期間,該書店吸引了不少讀者前來體驗。
書香節期間,廣州首家紅色文化主題書店——三元里書店舉辦了四場“重溫紅色記憶”系列活動,分別是“長征手繪畫”“草鞋手作課”“紅軍小軍包DIY”“童心向黨!我愛我的祖國——創意T恤課”,帶領讀者們在沉浸式體驗中經歷一次次“紅色洗禮”。
公益更暖:讓山區兒童和盲人皆有書可讀
南國書香節,作為“兩岸四地”規模最大的公益書展之一,始終堅持公益性、便民性、群眾性等原則,多年來在公益閱讀上的持續深耕,今年更是做出了不少新的探索,流動售書車把好書送到鄉村群眾家門口,中山新華書店盲人更是可以實現無障礙閱讀。
8月29日,在中山市紫馬廣場二層渡書店,兩名視障兒童坐進百聽聽書融合閱讀空間,在工作人員指引下佩戴上耳機,手指輕觸屏幕,開始了全新的有聲閱讀體驗。這是“牽手盲童 共讀好書”公益閱讀活動首次在廣州之外的地方開展。
中山市盲人協會主席李煒梅希望能有更多人能關注這個特殊的人群,能讓更多的視障人士暢游在書籍的海洋中,感受閱讀帶來的無限樂趣。讓更多無法好好感受光明的視障兒成為無障礙閱讀的“追光者”。
中山分會場:一名視障兒童在百聽聽書融合閱讀空間體驗沉浸式有聲閱讀
除了關照特殊群體,邊遠鄉鎮讀者也是此次書香節重點關注的對象。
在2021南國書香節期間,揭陽新華書店專門組織流動售書車,精心挑選了一批圖書,于28日至30日到空港經濟區漁湖鎮、炮臺鎮等地開展送書下鄉活動,把好書送到鄉村群眾家門口,打通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揭陽“一本旅行的書”悅讀分享活動已成書香節品牌,今年以“奮斗正青春 青春獻給黨”為主題,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偏遠山區農家書屋的管理和閱讀輔導,開展讀書交流活動,推動農家書屋提質增效,滿足基層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。
“讀一本好書,改變人的一生。”曾為基層教師的陳敏芝深知農村留守兒童對知識的渴望,她想通過組織閱讀活動,搭建“閱讀—交流—寫作—分享”的橋梁,引領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加入到“好讀書,讀好書”的行列中,讓他們閱讀好書,拓寬視野,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。
揭東第一初中的楊思翰每年都參與悅讀分享,他說:“這條奇妙的‘圖書旅行’通道讓我們領略到‘山的那一邊’不一樣的景色,體驗另一種不同的人生經歷。”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